表面黏著技術

表面黏著技術(又稱為SMT, Surface-mount technology),是一種電子裝聯技術,起源於1960年代,最初由美國IBM公司進行技術研發,之後於1980年代後期漸趨成熟。此技術是將電子元件,如電阻電容電晶體積體電路等等安裝到印刷電路板上,並通過釺焊形成電氣聯結。其使用之元件又被簡稱為表面安裝元件(SMD,surface-mount devices)。[1]通孔插裝技術的最大不同處在於,表面黏著技術不需為元件的針腳預留對應的貫穿孔,而表面黏著技術的元件尺寸也比通孔插裝技術的微小許多。藉由應用表面黏著技術可以增加整體處理速度,但由於零件的微小化及密度的增加電路板的缺陷風險因而隨之提高,所以在任何表面黏著技術的電路板製造過程,錯誤偵測已經變成必要的一環。

COG(Chip-On-Glass)是在LCD的玻璃上,利用打線接合及黏糊的方式,直接連接裸晶片,現COG接合技術是將長有金凸塊的驅動IC裸晶片,使用各向異性導電膜(ACF)直接與LCD面板做連接。

Facebook
Email

關於我們

儀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(EDROF TECHNOLOGY CO.,LTD),草創於 1985 年,設立於 2006 年 05 月 04 日,是符合 ISO 9001 品質、ISO 14001 環境及 ISO 13485 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認證專業代工公司。

其他文章

返回頂端